……
……
尽管,年初沪指“意外”出现2440点低位,然而,1月市场回暖势头强劲。2440点与2018年10月的2449点形成强势双底,有效遏制市场空方气焰,A股大盘整体企稳向好形势渐趋明朗,2440点有望成为中国股市第五轮牛市起点。
具体理由有以下十个方面:
理由一:无风险收益率大幅下降
去年9月以来,国债市场持续向好,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下降至3.07%,近三个月降幅达到15.63%。无风险收益率下降有利于提高A股整体估值水平,改善融资市场环境。
理由二:万亿基建投资获批
1月2日,国家发改委批复了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;财政部也在1月提前下达了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、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。
超过1.5万亿资金规模推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,有利于抑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势,稳定宏观经济发展态势。
……
大盘连续阴跌,中国股市去何从?
2449点附近是中国股市的第五个历史大底,总体来看,如果做投资的话,买股票要比买房子要划算许多了。
我不是说所有的股票都能涨,只有有价值的股票才能涨,我的逻辑是基于价值投资的逻辑。全球经济明年会放缓,这是一个大的趋势、大的方向。从全球三个国家德国、美国、中国的利率分析看,明年的流动性会相对充裕,他们会用一个相对宽松的状态来应对整个经济放缓,这是大的判断。
美股现在是从高位回落,但是A股的情况跟美股不一样,我们是调整了三年半,而美股从高位回落才刚刚开始,这两个国家的状态是不同的。中国的经济跟全球的其他国家经济增长来看仍然还是有1-2倍以上的增长,我们相比其他成熟的经济体仍然有这么一个增速,我们的上市公司业绩是有保证的,这是一个定心丸。
在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方面,明年在减税降赋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动作,特别是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支持,现在要反过来我们要对民营企业进行全面支持。这对明年经济增长、对股票市场的底气就在这一点逻辑上。
从28年股票的走势来看,只有五个地方才可以买股票,第一个地方在325点,第二个地方是1998点,第三个地方就是百年难遇的投资机会是1664点附近,第四个点位就是我被挨骂了三年的地方,中国的养老金应该在这个地方进场。养老金错过了这个地方,就不能错过最后的第五个大底,五个底部用横坐标横过来一看是多少?是10倍的PE,现在就是A股历史上第五个底部。
……
作者;李大霄 郑罡
2018年上半年,A股市场呈现震荡下探走势。沪指由1月29日的3587点下跌至7月6日的2691点,区间跌幅达到24.98%;若不包括新股因素,在此期间的全部A股总市值萎缩16.11%,市场基本呈现普跌格局。引发股市如此跌幅并非单一利空因素所致,这其中既有金融市场政策趋紧等内部因素,也包括外部因素对市场预期的影响。
当然,股市发展存在其自身的规律,股价大幅偏离上市公司的价值中枢并不是常规情形。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讲,在市场出现极端表现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。按照价值投资的逻辑,越是低迷的环境,价值投资者越应该积极靠近市场,因为难得的机会可能正在临近;越是狂热的环境,价值投资者越应该和市场保持距离,因为巨大的风险可能随时降临。
在股市持续低迷的背后,市场利多因素也在逐步积聚。当利多因素强于利空因素时,市场重要底部将形成,A股多头反攻的号角正式吹响。以下将逐一解读沪指2691点附近的市场利多因素。
十大利多因素
一、政策暖风频吹
……
A股传说中的6绝行情仍在继续。端午假期后,市场各大指数大幅下跌,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关口,最低下探至2837点,创近两年来历史新低;创业板指数走势更为惨烈,周跌幅超过5%,不但创出三年来低点,距离历史高位也已下跌60%有余。
极端行情下,千股跌停的悲壮一幕再度上演,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。面对极其低迷的市场环境,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行情走势背后的逻辑及后市运行趋势,怎样调整后续的操作思路,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。
一、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不支持a股市场大幅下跌
去年全年,中国GDP增速是6.9%,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是6.8%,虽然比高峰期有所下降,但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,这个增速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,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也是处于领先的地位。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,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去年达到了30%,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1%。
毋庸置疑,中国经济的好坏,对于世界经济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此外,中国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8%,cpi是1.8%,失业率4.8%也是维持在较低的位置。总地来讲,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和数据都是积极向好的态势,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a股市场大幅下跌。
二、外部环境的冲击被夸大了
我们知道,A股的本轮下跌,跟国外市场的普遍低迷有关,当然,更重要的影响因素,可能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发酵带来的恐慌效应。但是,如果我们对中国经济有深入的了解,我们可以发现,这种恐慌效应其实是被过分夸大了。
首先,伴随持续的经济转型,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,我们已经从投资和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,目前已经超过了60%。
其次,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,目前已下降到1.3%,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已下降到33%,低于42%的全球平均水平。中国有14亿的人口,庞大的内需市场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非常强,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国际市场的需求下降,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也不必过分恐慌。
第三,即使美元今年以来大幅走强,人民币对美元仍然是维持略微升值状态。既然人民币汇率维持了强劲和稳健的走势,那么对国内资金大幅流出的过分担心就是不必要的,资金外流造成股市下跌的说法也经不起推敲。
第四、散户投资者恐慌出逃的时候,外资和产业资本却在持续流入。6月1日msci正式实行以来,外资流入的规模平均每天是36亿,4月份以来流入的外资超过1200亿,此外,上周二市场大跌之后,很多公司的大股东都宣布了增持计划,重要底部最终还是落到了理性投资者手中。当然,随着这些大资金和重要投资者的逐渐流入,当前a股的投资价值会进一步得到确认,市场底部会被进一步夯实。
三、易纲的讲话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
货币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流动性变化,是影响股市行情的重要因素。美国的投资者会特别在乎美联储主席的讲话,中国的投资者自然也应该重视央行行长的言论。
……
……
特朗普政府3月23日向中国发起的贸易摩擦,对全球资本市场的短期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。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贸易冲突,让投资者对世界经济的前景产生了一定的悲观情绪,欧美股市和A股市场也随之出现了大幅下跌行情。
当利空事件导致市场出现恐慌性表现的时候,客观分析事件带来的影响,理性判断事件后续发展进程,无疑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。
美国这次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,主要是对来自中国的600亿美元的商品增收关税,涉及领域包括高铁装备、航空产品、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。而中国随后采取的反制措施,主要是对来自美国的30亿美元商品增收报复性关税,涉及领域包括猪肉、水果等农产品和无蜂钢管、废铝等基础性工业原料。中美贸易冲突中国和全球经济影响几何?

众所周知,美国是仅次于欧盟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。根据最新的数据,2017年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5800亿美金,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3600亿美元。客观而言,相对于中美当前的贸易体量和中国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来讲,600亿美元的制裁额度,虽然会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形势和贸易顺差的走势,但是其程度暂时不必过份解读。因为中美双方最近一直在进行紧急磋商,对于后续事态的发展和相应影响,我们应该密切关注。
……
美国因贸易战对中方商品征税导致美股出现的暴跌,三大股指跌幅超过2.5%,估计中方会对美部分商品进行征税来加以反击,达到平衡损失。而贸易方面的这种互动关税也会对股票市场会产生影响,美股的大跌就体现了这一点。但从之前的A股的情况来看,前段时间美股的大跌,A股相对美股是偏强,这一点也是客观事实。如果从1-2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开局良好的角度来看,A股的蓝筹股估值水平仍然具备一定的防守优势;从MSCI渐行渐近的预期来看。A股在美股大跌的时候也是一个相对强势的市场。所以好股票无需恐慌,A股比美股的调整有望要小一些,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。
最近一段时间,关于BATJ回归和独角兽在A股上市的话题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,监管层、相关公司以及投资者都表达了乐见其成的态度,相关的制度安排也在积极论证中。
事实上,类似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舆论提及。
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,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。如何吸引和容纳更多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优秀企业,如何充分展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,成为A股市场需要担负的重要使命。
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,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,是社会共同的期望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一、BATJ不在A股上市是很大的遗憾
由于A股在IPO制度上的诸多限制性规定,中国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,在成立初期并不符合A股上市的条件,赴海外上市成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无奈选择。
……